“打阿嘎”是一種藏族傳統的屋頂或是屋內地面的修筑方法,利用當地特有的被稱之為“阿嘎土”的泥土和碎石加上水混合后鋪于地面或屋頂,再以人工反復夯打使之地面、屋頂堅實、平滑、不滲漏水。
藏族人民在長期的勞動中養成了一種伴隨勞動唱歌的習慣。農民收割、播種、耕地、除草;牧民放牧、擠奶、打酥油;建筑工匠砌石、背土、鏟土等勞動無不伴隨著歌聲或舞蹈。“打阿嘎”也不例外。
在“打阿嘎”打制過程中,年輕的藏族男女們通常手執木夯(hang),分成兩組,在勞動時此起彼伏的唱著夯屋頂時的勞動歌。他們唱著歌、按著一定的節奏前后左右移動步伐,同時用手中的工具敲打著腳下的碎石和泥土。這樣的勞動場面像是一種歌舞表演。早在唐代就有記載,源于古老的勞動號子,后來增加了簡單的上肢動作,原地旋轉和隊形變換,成為一種男女交替,載歌載舞的勞動歌舞形勢。“打阿嘎”時所進行的獨特地伴唱伴舞形式如今成為特有的人文景觀。
“打阿嘎”時的歌曲大多取材當地民歌,類似于內地的勞動號子。歌詞內容極其豐富、幽默,有頌歌、情歌、有景物抒發、有譏諷生活趣事等多種題材。其中多以參加勞動人員的生息地的民間詞曲為主,所以在工作中有時會出現不同村子或不同鄉鎮之間的施工者們難以默契配合的情形。
在“打阿嘎”的傳統工藝中有一整套的操作程序。首先將開采的阿嘎土塊搗成不等的顆粒,按從粗到細的順序邊澆水邊進行夯打,直至表面平整與光潔,然后涂抹天然膠類及油脂增加表層的抗水性能。在日常保養時,經常使用羊羔皮蘸酥油進行擦拭,使夯制的表面光潔如新。
什么是“阿嘎”?
在水泥及混凝土等現代建材產生之前,內地的古代建筑普遍采用磚、瓦、石灰等作為主要的砌筑材料。由于西藏高原缺氧的自然環境,燒制磚瓦極其不易,而且,西******特的地理環境也很難找到達標的建筑石灰,所以,采用本地區特有天然土質材料“阿嘎”土作為建筑用材便成為藏民族古老建筑工藝中傳承至今的獨有創舉。并且取“阿嘎”的時間是極為講究的,不能在“阿嘎”——睡覺時取,一定要在“阿嘎”——睡醒之后才可以取。通常在萬物復蘇之際,才可取這珍貴的“阿嘎”。
在藏式建筑中的地位
“阿嘎”為主要原料構筑的建筑地面與屋面,適應了當地的氣候條件,也逐步形成了特有的地域性民族建筑風格,展示了獨具高原特色的人文景觀?!鞍⒏隆辈馁|和制作的優劣在體現藏傳佛教文化的典型特征的同時,因其制作的難度也成為了顯示地位尊貴的一種等級象征。
產地與材料特性
“阿嘎”屬于土石相兼的微晶灰巖,產于西藏地區一些半土半石的山包中,儲藏部位在山體上部的1~2米厚層中。拉薩附近的曲水、林周、達孜等縣,山南地區的扎囊縣等均有儲藏與開采。但根據目前所使用的效果與對產地材料檢測顯示,山南扎囊縣生成的“阿嘎”材料成份比例(硅與鈣)較為合理,用此材料施工后的建筑面層也較為堅固、美觀。盡管路途較遠,但位于拉薩市區的布達拉宮、大昭寺等一些重要的傳統建筑在歷史上均采用此處的“阿嘎”。
“阿嘎”材料性能的改進
近時期以來,由于世界氣候的變暖,也影響到了西藏高原。降雨量的逐年增多使這些取材于天然土質材料的傳統建筑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損壞與考驗。建筑普遍滲漏的現象,不僅對建筑主體結構安全造成了威脅,也對建筑內部的壁畫、椽木及裝飾構成了潛在的隱患。
經過多年的實驗與實踐,人們在采用現有科技手段,對天然材料進行科學分析的基礎上,針對其材料本身物理性能與耐水性的不足加以適當的組合、改進,以滿足現有建筑材料所應具備的化學與物理性能。在總結傳統施工工藝的前題下,人們將材料的選用、加工、混配、夯制、整修等一系列配套工藝加以科學的規范,制定相應的質量實施標準,在藏式傳統建筑的維修中,遵循“修舊如舊”的文物保護原則,使這一古老的傳統技藝在滿足現實需求的同時得以傳承延續。
這是一種融入了藏族同胞千百年的勤勞與智慧的地面工藝,早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的象征和符號,將其傳承與發揚,我們責無旁貸!